來源:華爾街見聞
語焉不詳?shù)摹皵?shù)百萬美金”
兩個華爾街“金童”,憑借神秘的量化策略,幫助公司在印度市場賺了十多億美元。
緊接著,另一家薪資優(yōu)渥的對沖巨頭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。
他們接下了這對offer(入職通知)。
但隨即引發(fā)了新老東家之間激烈的的曠日持久的訴訟。
直到最近,官司突然峰回路轉了。
兩家大牌機構介入
此案牽涉兩家極其大牌的買方機構:千禧年基金(Millennium)和簡街資本(JaneStreet)。
此前,兩家機構圍繞“挖角關鍵員工”的事件,鬧得沸沸揚揚,并決定對簿公堂。
隨著案情信息逐漸披露,兩位身處異地的員工被指“攜帶機密信息”從簡街資本離職,旋即加盟千禧年。
出人意料的是,被指“叛逃”的員工并不是攜帶美股的“機密資料”,而是涉及一個新興國家衍生品交易策略。
他們二人的“老東家”在相關“機密”策略上,短短一年賺了10億美金。
一個如此小眾的海外策略,能讓對沖機構賺得接近于“盆滿缽滿”的狀態(tài),自然對離職員工“千里追逃”。
兩位交易員“異地合作”
涉事的兩位自然人被告——道格拉斯(Douglas Schadewald)和丹尼爾(Daniel Spottiswood)——均曾在簡街資本任職,但兩個人所在地并不一樣。
據(jù)法律文書,道格拉斯和丹尼爾被起訴之時,一個人居住于紐約,另一個人居住在中國香港,職位均為千禧年的交易員。
限于信息有限,我們無法得知二人在簡街資本工作時,是否在同一個城市。
無論是簡街資本,還是千禧年基金,在上述兩個城市均有辦公地點。
信息顯示:道格拉斯曾于2018年10月1日至2024年2月5日間受雇于簡街資本,而丹尼爾早在2018年進入簡街資本做暑期實習生,之后2020年8月17日至2024年2月23日受雇于這家對沖機構。
從時間點可以看出,二人離職的時點屬于“前后腳”。
更為關鍵的是:道格拉斯和丹尼爾離職后并沒有“空檔期”,而是旋即于2024年2月加入了千禧年。
對于上述兩位年輕人的工作價值,簡街資本曾有如下表態(tài):
“簡街資本花費了數(shù)年時間和大量資本······開發(fā)出一種能獲利的保密且創(chuàng)新的交易策略······道格拉斯、丹尼爾曾深度參與了這一特定專有策略的開發(fā)和實施,因此掌握了最有價值的專有和機密信息?!?/p>
文書中,簡街資本更一口咬定:“(二人跳槽之前)簡街資本并未發(fā)現(xiàn)任何證據(jù)表明其他機構發(fā)現(xiàn)或實施了涉事交易策略?!?/p>
這句話翻譯一下:二人從老東家?guī)ё吡藱C密,將其拿到了新東家。
涉及什么機密信息
兩家巨頭和解前的法庭聽證會上,有著更多關鍵信息得以披露。
這個陷入“所有權”爭議的印度期權交易策略,僅僅在2023年一年內就為簡街資本創(chuàng)造出高達10億美元的利潤。
資本深潛號梳理發(fā)現(xiàn):印度股指期權市場在過去兩年迎來了迅速擴圍,開始在全球證券市場占有一席之地。據(jù)悉,2019年印度引入股指期權的周到期合約,取代了傳統(tǒng)的月末到期合約,之后各方投資者開始加大關注這個衍生品。
據(jù)國際期貨業(yè)協(xié)會的統(tǒng)計,2024年第二季度,印度兩大衍生品交易所(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、孟買證券交易所)的股指期權交易量超過了368億張,相較于2023年同期交易量實現(xiàn)翻倍,并占全球所有交易所期貨和期權交易量的三分之二以上。
另有統(tǒng)計顯示:2024年2月,印度期貨和期權交易的名義成交量達到了6萬億美元。
2024年10月中旬,散戶交易者在印度衍生品市場的交易量中占比超過三分之一,這促使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發(fā)出風險警告,并將最低交易金額提高了三倍。
可見,散戶“扎堆”參與的交易品種,自然吸引了對沖機構的“圍獵”,能夠實現(xiàn)顯著的阿爾法超額收益。
語焉不詳?shù)摹皵?shù)百萬美金”
簡街資本在2024年4月進行起訴時,曾在文書中提及一個“敏感信息”:
“根據(jù)現(xiàn)有信息和信念(Based on information and belief),千禧年向道格拉斯提供了數(shù)百萬美元,以便避免獨立開發(fā)成功交易策略所需的風險、時間和成本;這一精心策劃的計劃正在并/或將為千禧年帶來巨大的意外收獲,而這將以簡街資本的利益為代價。”
在簡街資本看來,作為同業(yè)競爭者的千禧年,花了數(shù)百萬元撬走了“獨家代碼”。但上述“敏感信息”可謂語焉不詳,究竟是具體涉及多少錢?
這筆錢的性質是什么?
這個信息又是怎么打聽到的?
外界不得而知。
雙方和解
數(shù)日前,簡街資本與千禧年、兩位涉事員工在紐約曼哈頓聯(lián)邦法院,最終達成了和解,但和解的具體條款未予披露。
據(jù)悉,在美國法律體系中,和解指在訴訟過程中,雙方當事人通過協(xié)商達成一致,不再尋求法庭的判決。
通常來說,和解協(xié)議的具體內容是保密的,所涉及的賠償金額并不對外公布,和解有助于保護商業(yè)秘密或雙方聲譽。
此次案件自今年4月對外曝光,直至今年12月初達成和解,過程中可謂一波三折。
相關法院文書中,被指控竊取的核心策略細節(jié)均被“編輯處理”。但被告方從一開始就對簡街資本的策略是否可以被視為商業(yè)秘密提出異議。
兩位交易員更聲稱,他們在簡街資本時期創(chuàng)建的印度期權模型,是基于自己的經(jīng)驗和專業(yè)知識,而非任何秘密的“算法或自動化信號”。
案件至此,“突然結案”,但曝光了對沖基金盯上了印度期權市場,這可以算是一個重大線索了!
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
市場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。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,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或需要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、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。據(jù)此投資,責任自負。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